​新春走基层|龙陵新村:直播间搬到脚碓旁,边舂粑粑边售卖……
开屏新闻2024-02-03 23:17

“咯吱、咯吱、咯吱……”连日来,保山市龙陵县腊勐镇大垭口社区新村村头的廊坊内传来阔别已久的声音,这是当地村民正在用闲置已久的脚碓舂粑粑。伴随着脚碓“咯吱、咯吱”的响声和村民“加油、加油”的喊声,两名主播正在一旁通过直播的方式向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推销现舂出来的粑粑。

在这里开设直播间的是龙陵县大成电子商务公司负责人曹大成,近日,他带领着电商团队入住大垭口社区新村,和当地村民合作把脚碓重新启用起来并搬进了直播间,让脚碓这个闲置多年没用的“老物件”焕发了新的活力。不仅把观众瞬间带回了童年时代,也让舂出来的粑粑增添了一份历史厚重感。

“老物件”焕发了新活力

在保山市龙陵县腊勐镇大垭口社区新村,保留了许多被时代所遗忘的传统农具,它们不仅见证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也承载了一代代人的记忆和情怀,其中最醒目的就数立在村头廊坊内的脚碓。

脚碓.jpg

脚碓是由杵臼发展而来的。它是利用杠杆原理将一根长杆装在木架上,杆的一端装着碓头,下面置放一石臼。人踩踏碓尾,碓头翘起,脚移开碓尾,碓头落下舂打谷米,经过不断地踩踏和翻滚谷物,直到谷物的粗细符合人们的需求,便可停止。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曾经在当地人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脚碓,慢慢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成为了人们口中的“老物件”。“我们村这个大脚碓已有数十年的历史了,以前快到过年时,家家户户都来这里用脚碓舂粑粑,那叫一个热闹。”家住大垭口社区新村的村民杨松帮说,后来随着市场丰富,粑粑到处都买得着,脚碓慢慢就没有人用了。“这一闲置就过去了10多年,平时也没有人去招呼,只是村里的娃娃会去廊坊内玩一下游戏,几乎成了村头一个摆设。”

用模具压制粑粑块01.jpg

据杨松帮介绍,当地历来都有过年舂粑粑的习俗,以前村民舂出来的粑粑主要是自己吃,最多拿到邻近的街上卖几个赚点小钱,对生活帮助不大。“现在好了,大成电子商务公司来村里开了直播间,不仅把多年不用的脚碓又用了起来,还把村里的粑粑通过直播卖往全国各地,让大家增加了收入。”

虽然在数字经济的浪潮下,许多传统行业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但在龙陵县大成电子商务公司的努力下,当地像脚碓这样的“老物件”却在新的商业模式和技术的推动下,走出了新的路子,焕发出新的活力。

舂粑粑01.jpg

粑粑让村民荷包鼓了

连日来,随着躺在村头廊坊内的脚碓咯吱、咯吱响动起来,当地村民们正在舂制一种本地的传统年货——粟米粑粑。

制作好得粟米粑粑块.jpg

据介绍,粟米粑粑是采用优质的糯米和本地种植的粟米两者混合搅拌均匀后,进行蒸煮和舂制,然后按压成大小不同的圆形粑粑块,当地人俗称粟米粑粑。“以前我们过年都会舂粑粑呢,因为舂出来的粑粑口感比较好,舂好粑粑去看亲戚朋友都会带着一点去,表示一家人团团圆圆呢。”龙陵县腊勐镇大垭口社区新村村民李菊兰一边用手按着粑粑块一边介绍说,用脚碓舂制的粟米粑粑,除了保留了糯米和粟米的清香味,吃到嘴里还有咀嚼粟米发出的啧啧声,让味觉和听觉都得到无比满足。

粟米和糯米搅拌均匀.jpg

“现在我们把脚碓重新用来舂粑粑,除了可以自己吃,主要是通过电商平台售卖增加收入。”正在用手拨粑粑的杨彩坤说,一斤粑粑有3~5个,每斤粑粑卖价9.9元,这几天通过直播已卖出各种粑粑上万个,每晚毛收入在1000~3000元不等。“只要收入好,我们会一直舂下去。”

直播间01.jpg

让更多“老物件”活起来

直播间03.jpg

龙陵县大成电子商务公司负责人曹大成,是一位专门推介家乡特产的主播,为了拓展粟米粑粑的销量,把它推向外界,曹大成特意把直播间搬到腊勐镇大垭口社区新村硕大的脚碓旁,一边直播舂粑粑一边卖粑粑,让观众看到粟米粑粑的制作过程。曹大成在直播间激情高昂地说,“欢迎来到直播间的所有朋友,今天我们是在龙陵的松山,我们给大家准备一些松山的特产,特别是我们当地的粟米粑粑。”曹大成还表示,松山这个地方将一些传统的生活用具保存得特别完好,特别是脚碓,如今又把脚碓重新使用了起来,并且舂制出了粟米粑粑,然后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

微信图片_20240202105127.jpg

微信图片_20240202105110.jpg

曹大成直播间的推介声伴随着脚碓的咯吱声,让松山新村更加热闹了,亲身体验舂粑粑的、现场品尝粑粑的,来来往往的人络绎不绝。“我们松山这个地方不仅是赫赫有名的滇西抗战主战场,有很多丰富的旅游资源,还保留了很多传统的用具以及好的场景,游客来到这里,可以体验式购买,对于我们的销售端就有很大的帮助,线上线下都可以进行销售。”腊勐镇一名负责人表示,大垭口社区新村的脚碓从沉睡中苏醒,重新走上了“复活之路”。重响的脚碓不仅让村庄热闹起来,也带动了周围群众就业增收,激活了新村抗战文化的潜在资源。

蒸米.jpg

电商负责人曹大成介绍说,像脚碓这样的“老物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价值,只要运用得好也不再意味着过时和落后。“我们将继续通过新的商业模式和技术手段,让脚碓这样的‘老物件'走上新的发展道路,在为传统行业注入新活力时,助力乡村振兴,同时也为当地村民的生活增添更多的色彩。”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 崔敏 通讯员 李开平 侯云鹏 尹纯助 刘羽 摄影报道 视频由龙陵融媒体提供

一审 杨茜

责任编辑 袁熙

责任校对 朱丽

主编 武熙智

终审 编委 刘超

专题更多>
党纪学习教育美好生活在云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屏学习共建书香社会,共享现代文明——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
电子报更多>
img
热门新闻更多>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1.B2-20200070号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