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滇风云|全民族抗战的云南记忆
开屏新闻2023-09-25 09:21

昆滇风云.jpg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8周年,历史应该被铭记,缅怀英烈,吾辈自强。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斗争,也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使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云南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度被推到“以一隅而荷全国之重任”的重要位置,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战线(亚洲太平洋战线)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既是坚固大后方,又是抗战最前线;既是世界反法西斯东方战场的战略结合部,又是战时中国的联外大通道。历经14年抗日战争,云南各族儿女团结一心保家卫国,英勇无畏主动作为,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

滇缅公路一角 本报记者 黄兴能 摄.png

滇缅公路一角 黄兴能 摄

分割线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的侵略活动激起全国人民的强烈愤怒和反对。昆明各阶层人士积极行动起来反对日本的侵略行为。中、小学校组织宣传队上街演讲,报纸刊物纷纷发表抗日报道和评论;9月28日,昆明全市“闭市一天,志哀国耻”,学生组织上街游行,高呼“全省民众团结起来!打倒日本帝国主义!”10月3日,昆明召开反日民众大会,近3万人参加了会后游行示威,除了工人、学生、商人、工厂主外,还有郊区农民6000人。1935年“一二·九”运动在北平爆发之后,1936年1月1日云南学生爱国运动会发动昆明大中学生5000余人举行集会并上街游行示威,沿途张贴标语“反对内战,一致抗日!”同年11月,中共云南省临时工委成立云南省各界抗日救国联合会,出版机关刊物《救亡》,12月成立“云南学生救国联合会”后,积极在昆明各界发展会员,建立分会,开展抗日救亡运动。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云南抗日救亡运动掀起高潮。8月18日以“云南学生救国联合会”为基础成立了“云南学生抗敌后援会”,后援会随后在昆明光华体育场发起3万多人参加的纪念大会。参加者有中小学生、云南各界抗敌后援会、民众歌咏团、中央陆军学校第五军分校学生及警官学校等团体和群众。会后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游行队伍高举“云南各界同胞团结起来”的横标,高唱《义勇军进行曲》,活动当晚由学生演出了《死亡线上》《无名小卒》等话剧。

1937年10月5日,昆明各大、中学校青年女学生4000人发起请愿游行,要求上前线杀敌。游行队伍到达省政府,当时的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接见了游行女学生,勉励她们组织起来自费自助,军事、医护训练由省府派员协助。经自愿报名,从符合条件的136人中挑选60人组成“云南妇女战地服务团”,推举徐汉君为团长,胡延璧为副团长。每人交5元伙食费,自带行李借住于西山华亭寺,进行简单的医护、军事、宣传等科目集训。她们于1938年春节前到达第60军驻地武汉。战地服务团到前方后,在军中进行宣传鼓动、教唱抗战歌曲、组织文艺演出、摄影记录等,这些战地服务活动,对作战部队产生了巨大的精神鼓舞作用。

1940年6月,滇越铁路被封锁中断后,滇缅公路成为我国出海的唯一国际通道,承担着抗战军用物资和经贸货物进出口的繁重任务,被称为祖国西南边陲的“大动脉”,也是抗战时期由血肉筑成的“新长城”。从1937年12月至1938年8月,云南每天投入20万民工抢修滇缅公路,他们用铁锹、扁担挖山挑土,靠人力修筑出下关至畹町间548公里新公路,完成昆明至畹町959公里路面工程。时任龙陵县县长王锡光为鼓励筑路民工,创作了《滇缅公路歌》:“修公路,大建树;凿山坡,就坦途;造桥梁,利济渡。裹粮携锄潞江边,哪管老弱与妇孺,龙陵出工日一万,犹如蚂蚁搬泰山;蛮烟瘴雨日复日,餐风饮露谁偷闲……兵员补充战疆场,胜利必须武器强,还要交通畅。努力打开生命路,出海通达印度洋。国际同情齐援我,军火运输畅通航,最后胜利确把握,驱逐强盗国土复,还我山河武穆志,坚定信念兴民族。”

1938年8月21日,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给龙云的信中说:“抗战军兴,滇省输送20万军队于前线,输助物资,贡献于国家民族者尤多。”

分割线

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1942年5月3日,日军由缅甸侵入滇西,在中国军队奋力抵抗下,日军最终未能越过怒江天险。日军侵占滇西后,对被占领区民众大肆掠夺和残暴镇压,生活在敌占区的各族人民不畏强暴,不断掀起抗日斗争,配合派往敌后进行游击活动的陆军预备第2师和第36师等部官兵,打击日本侵略者。

1942年5月10日,日军进占腾冲县城(现腾冲市),爱国民众和士绅相率来到腾冲北部地区,他们一致表示绝不向敌人屈服,要用各种方式进行敌后斗争。以张问德、刘楚湘为首的一大批爱国人士,组织成立了腾冲临时县务委员会代行县务。6月下旬,云南省政府正式任命张问德为腾冲县长,张问德在就职宣誓中说:“德出生边地,一介书生。国家有难,心如火焚,哀我故土,难禁泪淋。今日受命,秉诚于心。随军抗战,决意牺牲。誓死报国,施教于民,支援军队,万众一心,团结各界,忠奸区分。边城重地,岂容侵吞。二十六万,民为后盾。收复家园,埋葬敌军。告慰先烈,九泉欢欣!历史重任,双肩担承。抗战到底,步步前行。特此宣誓,言出行遵。”

腾冲县抗日政府在艰苦的条件下,一方面协助深入敌后抗战的预备第2师招募新兵1500人;另一方面筹备成立军政联席会议,建立区乡公所,在各乡镇设立便衣队、担架队和运输队,以帮助军队转运伤病员。同时设立速步哨和情报网,侦察敌情,传递情报;开办战时干训班,恢复腾冲中学。政府和民众的一致抵抗,使得日军无法在腾冲建立稳定的军事统治。随着中国远征军第20集团军的反攻,不仅成功收复了腾冲县城,也完成了抗日战场上一次极具战略意义的反转。当时的中国远征军司令卫立煌感慨道:反攻腾冲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半由于将士用命力摧强寇,半由于腾冲民众大力支援之功。

分割线

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1937年10月8日,云南地方部队经过整编,番号确定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六十军”,辖3个师、6个旅、12个团,总兵力约4万人,奔赴抗日前线作战,先后参加了徐州会战、武汉保卫战、南昌会战、长沙会战、常德会战、长衡会战等重大战役。来自云南的将领士兵冲锋在前英勇抗敌,展现了云南儿女保家卫国的无畏精神。

台儿庄战役中,第1083团团长莫肇衡(云南禄丰人)率部参加战斗,4月27日在五圣堂与日军作战,被猛烈炮火击中负重伤,送后方救治途中,弥留之际扯衣襟染血于道旁石上书“壮志未酬身先死”,壮烈殉国。第1082团团长严家训(云南富民人)在东庄凤凰桥五窑路一带与日军奋战,打退日军十余次疯狂进攻,4月28日,日军集中炮火对东庄凤凰桥一带狂轰滥炸,营长丁图远、连长黄人钦相继牺牲,团长严家训身先士卒,右手中弹断五指,军长电令送后方治疗,他说“我还有左手能战斗”,继续指挥全团官兵抗击,被日军炮弹击中腹部,为国捐躯。台儿庄战役,六十军官兵伤亡1万余人,旅长以下各级指挥官阵亡178人,其中旅长1人,团长5人。

1939年底驻防中条山的第三军军长唐淮源(云南江川人),其母病逝,奔丧回来后即对部下说:“吾向以老母在,故有所虑,今大事已了,此身当为国有,誓与中条山共存亡。”1941年5月,在弹尽粮绝,情势危急之时,唐淮源不仅没有退缩还告诫属下3位师长:“三位不要忘记,我们是中国的军师长,打仗打到今天,我们虽然吃了无数败仗,但是,只有阵亡的军师长,可没有被俘的军师长,千万不要由第三军开其端!”因突围无望,唐淮源不忍拖累部下,拔枪自戕,慷慨殉国。

1944年9月,第七十九军军长王甲本(云南富源人)所部在湖南东安遭日军突袭,他指挥部下沉着应战,宁死不当俘虏。施宇、徐宏著《抗日战争中的爱国将领》中记述:“当日军逼近王甲本将军时,他拼死战斗,用手枪击毙几名日军,又赤手空拳与日军肉搏。他的头部、胸、颈都被敌刀砍伤,两手血肉模糊,最后被敌人刺刀刺中腹部,壮烈牺牲。”王甲本“肉搏阵亡”的消息传出后,全军将士无不痛哭流涕,一致表示要继承军长遗志,将抗战进行到底。

分割线

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1942年5月滇西沦陷,国民政府云贵监察使李根源带病赴滇西前线襄助军务。6月5日、6日,李根源先后在保山召开军民联合大会,提出“足食为先,继而抗日”的号召,成立“抗日民众自强会”,并发表了滇西抗战宣言《告滇西父老书》:“根源生长迤西,滇西是我的桑梓,也是我父老祖宗坟茔庐墓的所在地,现在敌人打进我们的家乡来了……百年浩劫,惨不忍睹。根源闻此,能不动心……我带来一个衰病老年之身,带来一颗纯洁的赤诚之心,坦白地诚挚地希望诸父老共体时艰,懔然于国难、乡难的加深,大家齐心一致,坚定最后胜利的信心,发挥军民合作的力量,加紧组织民众,训练民众,加紧民众自卫,协助军队,尽到守望、运输、救护、侦查、通讯的责任。”“我父老要抱定决心,驱逐敌人退出腾冲,退出龙陵,退出滇西国境以外,甚至退出缅甸。第一步,我们要确实守住保山,作为恢复腾龙的准备,我云南同胞和全国同胞与我同盟国的人士,现均翘首西望,期待着由稳定的滇西战局,一变而为边境歼敌的胜利战场。要确保滇西军事的胜利,端赖我父老发挥自己的力量。民众力量尽到一分,军事力量即增一分。自然,今后军队所需于民众的人力、物力的供给者至巨,敌人在沦陷区域的横征聚敛、荼毒残杀亦愈凶,而我们滇西民众所遭受的痛苦和牺牲也一定愈来愈大,但苟可有利于国家,有利于抗战者,虽毁家纾难,赴汤蹈火,亦在所不辞,我父老必抱定更大牺牲的决心,始能保住滇西过去历史上的光荣,始能在云南抗战史中占最光辉的一页。”会后,李根源派人把《告滇西父老书》交与滇西18土司和各州县士绅,号召他们抗战到底。

滇西抗战盟军阵亡将士纪念碑 本报记者 黄兴能 摄.png

滇西抗战盟军阵亡将士纪念碑 黄兴能 摄

抗日战争期间,云南各族人民奋起反抗,成立了多个抗日组织。腾冲、龙陵、潞西(今芒市)、南甸(今梁河)、干崖、莲山(今盈江)、陇川、瑞丽、泸水等县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傈僳族、佤族和汉族各族群众先后建立了龙潞抗日游击队、佤山抗日游击队、滇西边区自卫军第一路军、滇西边区自卫军第二路军、滇西边区自卫军第三路军、滇西边区自卫军潞江支队、福碧泸练民众抗日自卫队、陇川自卫队、耿沧抗日自卫队、班洪抗日自卫队以及滇西兄弟民族女护士队等多支抗日武装。在敌后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坚定地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在各地英勇顽强地打击敌人,为云南近代反侵略战争的历史谱写了光辉的爱国主义新篇章。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中国人民团结一心保家卫国的伟大胜利,中华民族以坚毅的信念和无畏的精神抵御外敌,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历史征程。回顾云南抗日战争的历史进程,那些沉甸甸的数字、一座座厚重的丰碑,时刻警醒着我们接续奋斗。78年后,硝烟散去,山河重振,万千先烈的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英雄气概、必胜信念,凝结于苦难历程中的伟大抗战精神,早已成为中华儿女的精神底色,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作者杜娟,系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文献研究所研究员)


来源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

责任编辑 易科彦

责任校对 吕世成

主编 武熙智

终审 编委 李荣

专题更多>
党纪学习教育美好生活在云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屏学习共建书香社会,共享现代文明——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
电子报更多>
img
热门新闻更多>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1.B2-20200070号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