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红星新闻报道,“网红”通过短视频虚假宣传,打着助农、推销“大凉山特产”旗号,生产销售假冒产品,谋取利益,违法犯罪……9月20日,四川省凉山州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以“凉山曲布”“赵灵儿”“凉山孟阳”为主要代表团队的“系列网红直播带货案”。据悉,这是凉山州公安局破获的全省首例系列“网红经济”乱象专案。
不管是“悲惨营销”,还是“虚假助农”,背后都是满满的商业套路。据警方立案查明,2022年7月,成都小虞助农传媒有限公司(MCN机构,即管理直播的机构)负责人张某进入凉山腹地,物色“网红苗子”进行精心孵化。赚取流量后,顺势开设网店和直播带货,打着“助农”“优质原生态”等旗号,假冒“大凉山特色农产品”商标,兜售各种假冒伪劣产品,在全国范围内销售。短短一年多时间,假冒产品被销往全国20余个省市,涉案金额超千万元。
与传统制假售假不同的是,这些直播带货的网红有着刻意打造的人设,以及精心策划的“剧本”,因而更具隐蔽性和欺骗性。以报道中提到的网红“赵灵儿”、“凉山曲布”为例,他们分别都是拥有数百万粉丝的知名网红,人气颇高,许多网友为他们的“偶遇”故事吸引,像看偶像剧一样持续追更,令人啼笑皆非,殊不知这背后全是剧本和套路。
打着“助农”的旗号,干的却是坑农、伤农的事情。因为是团队化经营,分工明确,这类“网红经济”已经形成了前端打造人设、孵化网红,中端剧本拍摄、电商运营,末端农产品供应、流量变现的制假售假灰色产业链。截止到目前,该系列案件共计抓获犯罪嫌疑人54名(其中涉案网红主播11人),已批准逮捕18人,捣毁MCN机构5个,查封涉案公司14家,查扣了大量涉案假冒产品。
这些假冒伪劣产品,以低价买入,高价卖出,一些犯罪团伙还雇佣水军,制造爆款、抢单等假象,诱导消费者购买,从中赚取暴利,严重伤害到消费者的切身利益。问题还在于,由于消费者不明真相,一旦发现上当受骗,就会把不满情绪转嫁到大凉山,让当地民众无辜“躺枪”。网红带的货越多,真正的当地农产品就越以卖出去,最终会对大凉山地区的经济生态和信誉,形成不可逆的打击。
被人为制造出来的“大凉山网红”,不仅是在消费信任,也在透支爱心和良知。像大凉山这样的经济欠缺发达地区,出产的农产品和特色产品固然有天然、原生态的优势,但很多时候网友购买这些地区的产品其实是出于一种善意而非需求。网红利用网友的这种心理,通过编故事、卖惨等低劣手段大发其财,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没有得到帮助,长此以往也是对爱心的一种消耗和透支。
网红直播带货的兴起,改变了传统的商业模式,让大山里的产品能够跨越地理障碍,走进千家万户,不少网红也在助农、扶贫的过程中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但也要看到,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在流量和利益的驱使下,仍然有不少人铤而走险,做出违法犯罪之事。对此,必须多管齐下,让“网红经济”正本清源。一方面,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对于僭越法律红线的行为,公安机关将坚决依法严厉查处。公安机关对此项专家的侦办,就是最好的警示和威慑。另一方面,各个平台也应加强内容审核和监管,对此类人为制造的“网红”,以及自导自演的短视频,及时加以清理和惩戒。
开屏新闻首席评论员 吴龙贵
一审 熊波
责任编辑 胡巍
责任校对 周明佳
主编 熊波
终审 编委 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