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次人才云南行|滇中新区迎院士 荟“智”聚“才”建良策
开屏新闻2023-07-16 16:41

古滇都邑英才荟萃,科技之光闪耀滇中。7月9日,“彩云英才荟”“才聚云南·智惠云岭”高层次人才云南行——院士(高端人才)沙龙系列活动首场分享会在昆明进行。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工业大学教授郑裕国与姚善泾、许建和、修志龙等高层次人才参加了此次活动。7月10日,郑裕国院士一行又受邀走进滇中新区,深入中关村(昆明)科技产业园,走访高新企业及研究机构,边走边看,边问边谈,为云南生物医药产业指导赋能,为云南高质量发展把脉问诊。

1.jpg

引进来,更要留下来

7月10日一早,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工业大学教授、校学术委员会主任郑裕国院士一行在云南省人才服务中心主任杜华杰的陪同下,来到昆明超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陪同考察的还有云南厚德瑞福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这是一家集研发、生产和营销为一体的科技创新型企业,由“高被引学者”、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修志龙教授于2022年11 月发起成立。这是郑裕国院士考察滇中新区的第一站。郑裕国j长期从事医药和农药化学品生物制造工程技术创新,建立了以生物技术为核心,融合有机合成、化学工程原理和方法的生物有机合成技术新体系。曾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6项、中国专利优秀奖3项。昆明超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自2022年7月落户滇中新区,专注于生物医药创新技术和疫苗研究开发,致力于建立包括新型佐剂平台、重组蛋白表达及纯化体系平台、mRNA疫苗平台、合成生物学疫苗技术平台在内的多维对标国际的疫苗核心技术平台,依托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研制出全球首创或能与进口产品竞争的中国疫苗。在详细了解其产业链条和运营模式后,郑裕国院士认为,该企业疫苗研究开发业务板块,有望为中国创新疫苗研发攻克壁垒,带动云南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值得深入钻研。一同陪同调研的`大连理工云南校友工作组秘书长、云南厚德瑞福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总经理胡玲辉也深有同感。

超启生物并非是滇中新区唯一的一家生物制药企业。据滇中新区党工委专职副书记吴世雄介绍,滇中新区自成立以来,一直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重点发展产业,近年来发展态势迅猛,产业体系不断完善,创新能力不断加强,围绕天然健康品、生物技术药、化学创新及仿制药、医疗器械四大核心产业,融入康养服务以及X个新业态,构建起“4+1+X”生物医药产业全链条生态系统与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截至目前,滇中新区内共引入了38家生物医药企业,资金规模超过150亿元,已初步形成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5.jpg

吴世雄表示,滇中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存在的问题。比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基础仍然较为薄弱、创新力度不够、研发投入占比较低、二三产融合程度不高等。希望通过此次调研考察活动,郑裕国院士为滇中新区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助力滇中新区尽快建成生物医药制造板块。

郑裕国院士一行对滇中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给予了肯定,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生物医药是一个长链条产业,投资大、周期长,最好能够集中力量培育出一家大型企业,从而带动园区发展。至于如何界定大型企业的规模,郑裕国院士给出了一个数字,“50亿”。他认为,企业年营收最好达到50亿以上,才能更好地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实现自我造血功能,从而“留下来”。

走出去,要有“先遣军”

如果说超启生物代表着云南生物制药企业“高、精、尖”的发展方向,那么云南食用菌产业园内的昆明食用菌研究所开展的一系列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研究,则植根于本土,带着鲜明的云南特色。

在结束对超启生物的考察后,郑裕国院士一行来到位于昆明市晋宁区的食用菌产业园。在这里,他听取了昆明食用菌研究所所长、食用菌研究专家、"兴滇惠才卡"获得者孙达锋的专题汇报,并参观了中国野生菌博物馆。琳琅满目、种类繁多的各种野生菌,令郑裕国院士大开眼界,对云南生物资源的丰富程度有了新的认识。

“近年来,云南人吃菌子的段子屡见不鲜,俨然已成为网络热点,但食用菌并非云南独有,香菇和木耳就属于菌类,中国食用菌产量最大的地方在河南,而非云南。”孙达锋抛出了一个颇为“反常识”的事实,引起了郑裕国院士的兴趣。“虽然云南食用菌产量在全国范围内排不上号,但云南食用菌产值却位居全国前列。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云南的食用菌多为野生品种,价格昂贵,卖得上价钱。”孙达锋颇为自豪地说。

2.jpg

据他介绍,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食用菌产业发展,对食用菌相关技术和产业的研究,被列入云南省重大科技专项。经过多年研究,昆明食用菌研究所已构建食用菌“育繁推”科技创新体系,打造成食用菌科技示范园区,力图通过科技创新,带动千亿级“云菌”产业发展。

郑裕国院士在听取汇报和实地考察后,来到中国野生菌博物馆详细观察了野生食用菌、药用菌、毒蕈等不同菌类的性状,认真了解了中国和云南食用菌产业发展情况,实地考察了综合实验室、标本库、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智能出菇房、食用菌栽培示范棚等。

“我在考察时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是云南?一家企业、一个产业,为什么会选择在云南落地?食用菌产业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因为丰富的食用菌资源是云南独有的。发展食用菌产业、开展食用菌研究,云南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郑裕国院士说。

他认为,食用菌全产业链的发展,需要有“尖兵”意识,“云南有九百多种食用菌,我们要认真研究、科学决策,针对某一品种进行重点思考和规划,让一部分食用菌先‘走出去’。”郑裕国院士建议,不要把食用菌的研究开发局限在食品领域,还可以从大健康产业出发,积极挖掘食用、药用品种,尽快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然后再参照成功模式开发新产品,形成产业良性发展。

求人才 ,院士来帮忙

不管是“引进来”的高精尖企业,还是试图“走出去”的本土产业,各相关单位负责人在向郑裕国院士进行汇报时,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同一个问题,那就是“人才缺乏”。

“人才引进和留住都有难度。去年我们的企业好不容易招来二十多个研究生、博士,有的都走了。”新区党工委专职副书记吴世雄感慨地说。在他看来,滇中新区目前的基础设施配套还不完善,企业研发投入还不够高,用人单位的人才政策也没有完全落实到位,多种因素叠加造成了人才缺乏的局面,严重影响到生物医药产业甚至整个科创园区的发展。

3.jpg

“我们请郑院士来,就是要借助院士团队的力量,希望可以协助当地政府和用人单位提出产学研的意见建议,帮助解决当地的一些困惑问题。”云南省人才服务中心主任杜华杰说。

面对滇中新区生物医药企业的困境,郑裕国院士抛出了橄榄枝。他表示,将通过立足浙江、辐射全国的生物医药科研平台,依托拥有500名科研工作者的院士专家团队和两个研究院,积极帮助云南企业解决技术需求,加快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在高端人才培养及引进等方面加强交流合作,共同推动云南生物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此次考察调研活动,增进了郑裕国院士对云南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情况的了解,也让园区、企业和研究机构有机会结识院士并当面交流探讨,取到了“真经”。临近考察结束,郑裕国院士留下了对云南高质量发展的美好祝福,表达了与云南生物医药产业进一步合作的意愿。他表示,将会持续关注云南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情况,积极为云南经济发展提供助力与“智”能。

开屏新闻记者  邓建华  通讯员  于轩昂文图

一审   邓建华

责任编辑  胡巍

责任校对   吴龙贵

主编  邓建华

终审  编委  李荣

专题更多>
党纪学习教育美好生活在云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屏学习共建书香社会,共享现代文明——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
电子报更多>
img
热门新闻更多>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1.B2-20200070号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