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屏策划|太空视角瞰云南——生态之美
开屏新闻2023-05-22 07:16

云南

是地球生物多样性展示的

重要窗口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云南实践

已经化为“样本”

深植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

每一个环节之中


一直以来

云南倾力为

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立传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绿色和谐步伐

走得坚定有力

云南全心全意

守护着你我它的

诗与远方


今天(5月22日)

是第23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开屏新闻带你一起

从太空视角看看这些

云南绘就“生物多样性保护”

交出的“绿色答卷”

分割线

生命的博物馆

高黎贡山

高黎贡山卫星图

▲高黎贡山卫星图图片素材由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从太空视角俯瞰,这片绿色植被所覆盖的地方,便是被誉为“世界物种基因库”的高黎贡山。

龙陵:持续深入开展宣传 架通高黎贡山生物生态安全宣传之“桥”

▲高黎贡山(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资料图)

高黎贡山从北到南绵延600多公里,垂直高差达4000米以上。特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峡谷地貌,复杂的山地垂直立体气候共同造就了高黎贡山异常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中国生物多样性》一书将高黎贡山列为:“具有国际意义的陆地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

高黎贡白眉长臂猿(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11650999)-20211004205935.jpg

▲高黎贡白眉长臂猿(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资料图)

高黎贡山大树杜鹃(春城晚报-开屏新闻特约记者 刘正凡 龚祖金 毕争 黄湘源 陈映照 摄)

▲高黎贡山大树杜鹃(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资料图)

这里有世界上最大的杜鹃王、世界上单位蓄积量最大的人工秃杉林;这里有第一个由中国科学家命名的长臂猿科新物种——高黎贡白眉长臂猿;这里迄今记录鸟类369种,是中国鸟类种类数量最多的保护区……

白尾梢虹雉.jpg

▲白尾梢虹雉(保山市委宣传部供图)

高黎贡山除了植被丰富,也给予了人们良好的生活环境,在这里生活的人们同样没有辜负大自然,村民从“靠山吃山”转变为“守山护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徐徐展开。

1983年,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高黎贡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其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00年,云南省将北段的省级自然保护区并入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至此,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为了云南省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高黎贡山护林员在巡护途中

▲高黎贡山护林员在巡护途中 (保山市委宣传部供图)

近年来,云南通过修建生物走廊带破解野生动物栖息地孤岛化、破碎化难题,强化监测研究,加强对极小种群物种的拯救,多举措使高黎贡山的生物多样性得到较好保护。如今,高黎贡山森林覆盖率稳步提升,新物种新纪录不断被发现,生物多样性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分割线

鱼游浅底 百鸟争鸣

普者黑湿地

普者黑湿地

▲普者黑湿地卫星图图片素材由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山连水,水绕村,青峰错落,湖泊星罗棋布。从太空视角俯瞰,普者黑湿地宛若一幅水墨画。

普者黑湿地(开屏新闻记者 罗宗伟 摄)

▲普者黑湿地(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资料图)

普者黑位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312座峰林,83个溶洞,54个湖泊,在这里连绵不绝。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和水文环境,孕育出普者黑出众的容颜,也造就了普者黑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与特有性。

普者黑湿地(开屏新闻记者 罗宗伟 摄)

▲双色并蒂莲(丘北县委宣传部供图)

守护生物多样性,普者黑的脚步从未停歇。2011年12月,云南普者黑喀斯特国家湿地公园被批准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并于2017年12月通过国家级验收。在此期间,地方党委、政府以国家湿地公园试点为抓手,将普者黑湿地保护与生态修复全面升级。

丘北县普者黑国家湿地公园繁衍生息的白鹳

▲普者黑国家湿地公园繁衍生息的白鹳(普者黑景区供图)

多年来,普泽黑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生物多样性修护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普者黑湿地鱼类资源从18种增至89种,湿地鸟类从原来的142种增至209种,维管束植物的数量达到了823种,这里成为了实至名归的生物乐园。

分割线

湖光鹤影 美如画卷

昭通大山包自然保护区

昭通大山包保护区卫星图

▲昭通大山包自然保护区卫星图图片素材由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大山包位于云南省昭通市西部,集山水、湿地、草场、湖瀑、珍禽等诸多元素于一身。从太空视角俯瞰,这是一块没有污染、生态完美的净土,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的越冬栖息地。

大山包国际重要湿地 郑远见 摄.JPG

▲大山包湿地(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资料图)

黑颈鹤是15种鹤类中唯一在高原上繁殖和越冬的鹤鸟。作为青藏高原湿地的“风向标”,黑颈鹤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大山包黑颈鹤(开屏新闻资料图)

▲大山包黑颈鹤(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资料图)

作为我国黑颈鹤单位面积数量分布最多的保护区,每年冬天,都会有上千只黑颈鹤成群结队地聚集于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将广袤的湿地“点染”出一幅壮美而灵动的水墨画。

大山包黑颈鹤(开屏新闻资料图)

▲投喂鹤群的护鹤员(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资料图)

从1990年昭通大山包自然保护区成立以来,通过连年实施退耕还草还湿项目、沿线巡护监测和人工救助保护,大山包保护区生态环境逐年改善,生物多样性日趋丰富,黑颈鹤数量从1990年的260多只增至2022年11月27日的2260只。

大山包黑颈鹤(开屏新闻资料图)

▲大山包黑颈鹤(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资料图)

如今大山包也成为了当地200多种鸟类繁衍生息的美好乐园,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美好,生态和经济更加融合发展。

分割线

“植物王国”皇冠上的璀璨明珠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卫星图图片素材由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从太空视角俯瞰,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充满勃勃生机的绿色世界,这里名叫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西双版纳植物园推出清明踏青特惠活动 开屏新闻记者 张田睿 通讯员 张娇娇 文 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勐腊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内的王莲(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资料图)

这里收集活植物1.3万余种,建有38个植物专类区,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达到了1351种,保存有一片面积约250公顷的原始热带雨林,是我国收集物种最丰富、植物专类园区最多的植物园之一,也是世界上户外保存植物种数和向公众展示的植物类群数最多的植物园。

西双版纳植物园供图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西双版纳植物园供图)

走进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各种奇特且变化多端的热带植物群落、鸟类和昆虫尽收眼底,珍奇的热带植物以及罕见的雨林奇观使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云南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多样的生态系统在这里充分展现。

跳舞草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内的跳舞草(图据“云南发布”微信公众号)

近年来,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立足中国热带,面向我国西南地区和东南亚国家,开展以森林生态学、资源植物学和保护生物学为主要研究方向的科学研究、物种保存和科普教育,有效促进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活样本”。

分割线

生物物种基因库

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卫星图图片素材由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从太空视角俯瞰,哀牢山宛如一条匍匐的巨龙,横卧在云南省的中部地带。

云雾蒸腾的哀牢山

▲云雾蒸腾的哀牢山(图据“云南地方志”微信公众号)

这里是云南省重要的东西地理分隔线,也是云贵高原的天然屏障。因其山体高差大,植被垂直分布明显,也由此成为世界同纬度生物多样化、同类型植物群落保留最完整的地区。

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境内哀牢山上拍摄到的西黑冠长臂猿 图源:新华每日电讯

▲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境内哀牢山上拍摄到的西黑冠长臂猿 (图据新华每日电讯)

哀牢山生物资源极为丰富,在千家寨,有一棵树龄 2700 年茶树王,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古老的野生茶树。此外,这里有包括绿孔雀、黑长臂猿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内的众多野生动物,和以“植物活化石”梭罗树为首的千余种高等植物,森林郁闭度极高。

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境内哀牢山里的森林 图源:新华每日电讯

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境内哀牢山里的森林( 图据新华每日电讯)

1981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划定哀牢山自然保护区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1988年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地跨云南省三州(市)六县(市):玉溪市的新平县,楚雄州的双柏县、南华县,普洱市的景东彝族自治县、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总面积为6.7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85.1%。

为了守护好哀牢山,云南持续加大保护区科学研究和生态研究的力度,做好极小种群和濒危物种的保护和拯救工作,一批珍稀濒危物种重获新生。生物多样性保护逐步成为社会自觉,人们齐心协力守护着这片大自然宝藏。

分割线

浩渺百里无边阔

滇池

滇池卫星图

▲滇池卫星图图片素材由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山水环抱,天光云影。从太空视角俯瞰,滇池形似弦月,一度一望无垠,成为昆明的生命之源。

滇池景色(图据云报客户端)

▲滇池景色(图据云报客户端)

三面被群山合围的滇池,河流纵横,良田万顷,风光旖旎,成就了昆明“高原水乡”的富饶与安定。每年冬季,西伯利亚的海鸥飞来越冬,形成了滇池的一道独特景观。

红嘴鸥

▲人鸥共乐(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资料图)

曾经,滇池一度沦为中国污染最严重的内陆淡水湖泊之一,水质曾达到劣V类。为了治疗这块“伤疤”,国家把滇池列为重点治理的“三河三湖”之一,推动滇池生态环境和水污染治理。

滇池南岸湿地风光美如画(图源:云报客户端)

▲滇池南岸湿地(图据云报客户端)

多年来,云南省把滇池治理当作生态文明排头兵建设的首要任务和昆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头等大事,发起了高原湖泊的救亡战役。通过“六大工程”建设,促进了滇池治理向好发展。同时,加强外来物种管理,建立外来物种监控和预警机制,以维持湖泊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

晋宁发现1只彩鹮 (2).jpg

▲滇池湿地彩鹮重现(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资料图)

滇池金线鲃已形成稳定种群!滇池流域首次生物多样性调查成果发布(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 杨质高 实习生 毛丽丹通讯员 张卓亚 杜凡 韩奔 摄影)

▲滇池金线鲃(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资料图)

随着滇池水质的明显改善,一些在滇池消失多年的鱼类和两栖动物也重现身影,滇池正慢慢还归于人们彼时的眷恋与记忆。

滇池中的海菜花又回来了

“生态精灵”海菜花绽放滇池草海(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资料图) 

千生命与我们同享世界

每一个生命都不渺小

每一种生物都不可代替

今天

行动起来

为所有生命构建共同的未来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整理报道

责任编辑 何丹

责任校对 易科彦

主编 严云

终审 编委 曹婕

专题更多>
美好生活在云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建书香社会,共享现代文明——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屏学习第九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电子报更多>
img
热门新闻更多>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1.B2-20200070号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