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滇风云|徐霞客与云南的鸡枞菌
开屏新闻2023-04-26 13:37

昆滇风云.jpg

鸡枞菌为白蘑科植物鸡枞的子实体,是食用菌中的珍品。作为山珍海味中山珍的代表,鸡枞菌一直备受食客追捧。其肉厚肥硕,质细丝白,味道鲜甜香脆,富含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蛋白质、脂肪及各种维生素。鸡枞菌的吃法很多,可以单料为菜,也可作为配菜提鲜,炒、炸、腌、煎、拌、烩、烤、焖、清蒸或做汤,其滋味鲜甜,为菌中之冠。目前鸡枞菌仅西南、东南几省的一些地区有出产,其中尤以云南产量最高,每年七八月间鸡枞菌大量出产上市时,就是老饕们的美食狂欢季。

分割线

在云南多次品尝到鸡枞菌的鲜美

《本草纲目》载:“鸡枞产云南,生沙地间……土人采烘寄远,以充方物”,可“益味、清神、治痔”。明代状元杨升庵在品尝了鸡枞的美味后,欣然提笔吟诗:“海上天风吹玉芝,樵童睡熟不曾知。仙翁住近华阳洞,分得琼英一两枝。”对鸡枞菌的赞美,以清人贾杰所作《鸡枞》一诗最为形象:“至味常无种,轮菌雪作肤。茎从新雨茁,香自晚春腴。鲜嫩头番秀,肥抽九节蒲。秋风菁菜客,食品列兹无。”鸡枞菌也是历来云南地方进贡之品。清末文人阿瑛在《旅滇闻见录》中有这样的记载:“熹宗只让太监魏忠贤品尝鸡枞,连张皇后都尝不到。因为这鸡枞来之不易,得由驿站递送到京城,这与杨贵妃的喜啖鲜荔枝真可谓异曲同工了。”

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也在云南多次品尝到鸡枞菌的鲜美。从《徐霞客游记》中可见,他在大理鸡足山上停留期间,第一次品尝到了这人间美味。一天,徐霞客忽觉左脚拇指不适,僧人复吾劝他不要外出了,姑且休息一天。徐霞客也就听从了复吾的劝告,待在寺中阅读。复吾摆上各色茶果,有本山参加蜜烤干成脯,又有像人形的孩儿参,还有鸡枞、白参与香蕈等菌类。

过了几日,徐霞客又在鸡足山吃到了鸡枞菌。晨起寒露重,徐霞客便把砚台移到藏经阁前的桃花树下,就着温暖的太阳写日记。妙宗法师十分热情地拿出珍藏的鸡枞菌,搭配着一些茶点请徐霞客吃。估计吃得有点多,到晚上,徐霞客忽然咳嗽不止。他在日记里写道:“上午,妙宗师以鸡葼茶果饷,师亦检藏其处也。是日,晴霁如故。迨晚,余忽病嗽。”再次吃到鸡枞菌,便是徐霞客来到保山之后的事了。1639年农历七月十九,闪太史亲自写信让徐霞客去叙谈。在一处叫西书房的小亭子里,闪太史拿出董太史的一卷一册给徐霞客看。这个闪太史十分爱面子,专门将大理苍山的石屏风搬出来,摆在座椅间,平添些高雅。末了,就用鲜鸡枞烧汤下饭。徐霞客记载道:“十九日闪太史手书候叙,既午乃赴之。留款西书舍小亭间,出董太史一卷一册相示,书画皆佳,又出大理苍石屏置座间。另觅鲜鸡葼瀹汤以佐饭。深夜乃归馆。知安仁所候闪《序》已得,安仁将反命丽江矣。”

昆滇风云|徐霞客与云南的鸡枞菌

在凤庆县采摘的新鲜鸡枞菌

分割线

惊讶于一朵鸡枞变着花样成菜

鸡枞菌吃法颇多,出乎徐霞客所料,他认为云南人太会吃,一朵鸡枞变着花样成菜,味道竟各不相同。徐霞客自己也买了六斤鸡枞菌,因还潮湿,便让禹锡为他蒸过,缝口袋贮藏起来,作为到顺宁路上的“干菜”。这也是鸡枞菌的另一种处理方法,成品叫干鸡枞,是将鲜鸡枞菌晒干或炙干,这样存放时间较长,方便食用。有记载:“二十七日余再还刘馆,移所未尽移者。并以银五钱畀禹锡,买鸡葼六斤。湿甚,禹锡为再蒸之,缝袋以贮焉。乃为余定往顺宁夫。”《黔书》卷下鸡葼条称:“滇黔鸡葼之美,久为中州脍炙。”“滇以永昌、蒙自为最,黔者普定所产,味不及滇。”光绪《永昌府志》杂志记载:“鸡葼,菌属,滇省在在有之,永郡惟永平尤多,以六七月大雷雨后生沙土中,或松下,或林中,鲜者多虫,间有毒,或云其下有蚁穴,出土一日即宜采,过五日即腐,采后过一日则香味俱减。土人盐而脯之,经年可食。若熬液为油,以代酱豉,其味尤佳,浓鲜美艳,侵溢喉舌间,为滇中佳品。”

徐霞客在凤庆吃到鸡枞菌也有记载。1639年农历八月十二的早上,徐霞客在龙泉寺吃了饭,就让仆人进城去找脚夫,而他自己则去静室拜访讲经的法师。见面后,才知道是之前在永平慧光寺遇到过的一苇法师。再次相遇,一苇法师甚是欢喜,当即点燃火炉,架上茶罐,从里屋取出当地最负盛名的太平寺茶烹煎,其间还烤了饼子,并有鸡枞与松子款待。

徐霞客到大理祥云清华洞,当时他饥肠辘辘地到处找店家吃饭,又把途中从一个放牛娃那里买的一朵大鸡枞菌拿来烧汤下饭。那顿饭吃得非常适口,他在日记里郑重其事地写道:“二里,有池一方,在西坡下,其西南崖石嶙峋,亦龙潭也。又北一里,过一村聚,村北路右有墙一围,为杨土县之宅。又北一里,即洱海卫城西南隅。从西城外行半里,过西门,余昔所投宿处也。又随城而北半里,转东半里,抵北门外,乃觅店而饭。先是余从途中,见牧童手持一鸡葼,甚巨而鲜洁,时鸡葼已过时,盖最后者独出而大也。余市之,至是瀹汤为饭,甚适。”

昆滇风云|徐霞客与云南的鸡枞菌

清洗鸡枞菌是制作美食的第一道工序

分割线

在日记里多次记录到鸡枞菌

鸡枞菌与其他野生菌不同的地方在于,它只生长在白蚁巢穴边,以蚁巢为培养基,在云南,这种白蚁窝被称作“鸡枞窝”。雨季,白蚁从飞蚂蚁变成地蚂蚁构筑巢穴,鸡枞便生长出来了。找鸡枞菌也是有规律的,要沿着“鸡枞窝”的分布路线走,起得要早,还要眼明手快。挖鸡枞也要十分小心,因为鸡枞菌根很深很肥,挖采难度大,而且不能破坏“鸡枞窝”,否则白蚁“搬家”后放弃的巢穴就很难再生长出鸡枞菌。

徐霞客在云南既吃到过鲜鸡枞,也品尝了干鸡枞、油鸡枞,这些正是云南人食用鸡枞菌的常规做法。鸡枞菌的吃法很多,其中属将其洗净后油炸最好,一是保质期长,二是味道特别,长期以来都是云南人餐桌上的珍馐佳肴。

三公斤鲜鸡枞才能制作出一公斤油鸡枞。当下有许多食用菌都已经实现了人工栽培,唯独鸡枞菌还无法突破,这也是鸡枞菌价格较高的原因。从徐霞客的日记里了解到,当时的鸡枞菌售价也不低,“黄草坝至此,米价最贱,一升止三四文而已。”同样是米价,1639年农历四月初十,徐霞客来到保山一个叫蒲缥的村子投宿时写道:“宿於蒲缥之西村,其地米价颇贱,二十文可饱三四人。”而在离蒲缥不远的橄榄坡,“其处米价甚贱,每二十文,宿一宵,饭两餐,又有夹包。”与米价相比,“并以银五钱畀禹锡,买鸡葼六斤。湿甚,禹锡为再蒸之,缝袋以贮焉。”就显得有些贵了,六斤鸡枞,还是水淋淋的,却花去了徐霞客的银两五钱。


作者 许文舟 文/图(作者系临沧市作协副主席)

责任编辑 罗秋旭

责任校对 猫恩泊

主编 何晓宇

终审 编委 曹婕

专题更多>
党纪学习教育美好生活在云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屏学习共建书香社会,共享现代文明——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
电子报更多>
img
热门新闻更多>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1.B2-20200070号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