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春潮 | 乌江寨的美好图景
开屏新闻2023-03-09 09:39

乌江是长江上游南岸最大支流,其流域承载了贵州一半以上的人口和经济总量。流域内拥有磷矿资源富集的磷化工生产基地,因此,过去的乌江水体中总磷超标,造成部分河段水质为劣Ⅴ类,一度成为“污江”。

乌江寨的美好图景

乌江寨国际旅游度假区风景秀美 李仁军 摄

“江水突然变白,手摸着还滑腻腻的。”家住遵义市播州区乌江镇的鲁晓芸回忆,污染严重时,乌江镇河段整个江面被污水染成“米汤色”。

经勘测发现,污染源于乌江镇的一个名为34号泉眼的岩溶泉,距离泉眼16公里处是贵州磷化集团生产堆放的磷石膏,其产生的含磷污水渗漏到地下,流入乌江。

乌江治污,难在治磷。

为解决乌江总磷超标问题,贵州坚持“标本兼治、源头优先、末端兜底”的治理思路,在磷矿、磷化工、磷石膏库“三磷”整治上突出刚性措施,通过实施一揽子污染防治措施,从根本上解决乌江磷污染问题。

经过多年持续治理和河长制的全面推进,乌江水体总磷浓度大幅度削减。截至2021年,乌江干流水质达到Ⅱ类标准,水质总体为“优”,乌江流域45个国控水质监测断面优良率达100%。

“污染少了,江水清了,生态好了,飞走的鸳鸯又飞回来了。”家住乌江边上的石阡县本庄镇辛庄村村民杨仕忠高兴不已。

2021年11月,乌江“黄金水道”全线复航,沿岸乡村飞速发展。如今的乌江,真正绿了、清了、通了、富了。

位于贵州遵义市播州区尚嵇镇的乌江寨,沿江而建的民居立于两岸,青砖黛瓦,灵秀脱俗。潺潺碧水间,升腾起阵阵迷蒙的烟雨,令人神往。

乌江寨始终以保护乌江为第一原则,不仅还原、修建了黔北民居群落,更开辟了多姿多彩的民俗展馆及传统工艺作坊,对制陶、烤烟、做酱等传统工艺与食品生产加以恢复,挖掘染布、扎花灯、做竹器等传统技艺,邀请傩戏、独竹漂、竹竿舞、苗族锦鸡舞等民间艺人……通过多种形式,展现黔北的多民族文化。

日月千秋照,江河万古流。乌江、赤水河自南向北奔腾入长江,一处处河汊与沟渠迎来蜕变,一处处城镇和村寨生机勃勃。贵州努力在水清岸绿中乘风破浪,以昂扬的姿态融入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进程。


来源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尚宇杰 彭妲

责任编辑 袁熙

责任校对 何丹

主编 严云

终审 编委 李荣

专题更多>
美好生活在云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建书香社会,共享现代文明——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屏学习第九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电子报更多>
img
热门新闻更多>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1.B2-20200070号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