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滇风云|金碧交辉,只是昆明传说景观吗?——两位文史专家的解说与见证
开屏新闻2023-01-15 10:34

昆滇风云.jpg

牌坊是唐朝开始出现于城市,既有大门标志功能,又有表彰功德作用的特色建筑。作为始建于唐代的历史文化名城,昆明从明代以后,就在背倚五华山,前临滇池,坐北朝南的城内外,相继建造了不少木石砖瓦牌坊。以清道光《昆明县志》所附的城内街巷图、城外街巷图来看,丽正门外的城南之地,有忠爱坊、金马坊、碧鸡坊。由丽正门进城,从南往北,可以看到太傅坊、天开云瑞坊、滇南首郡坊、长春坊、文明坊、世恩坊、五华坊、万寿无疆坊等。城北也有几座颇为壮观的牌坊。东北面,有圆通寺的圆通胜境坊;西北部,在科举考试的贡院,矗立着腾蛟坊、起凤坊。一些史志记载,昆明城内外还有不少为旌表忠孝节义建造的牌坊,比如崇孝巷内,就有一座孝子坊。

金碧交辉,只是昆明传说景观吗?——两位文史专家的解说与见证

昆明丽正门城楼

分割线

昆明金碧交辉景观的缘起与传说

在昆明众多牌坊中,最负盛名且至今可见的牌坊,当然是老昆明正南门外,以品字分布的忠爱坊、金马坊、碧鸡坊,它们被昆明市民称为“品字三坊”。如以历史缘起来说,金马坊、碧鸡坊最为悠远,也最为知名,是昆明公认的标志性建筑。今日金马坊、碧鸡坊所在的金碧广场上,立有金马坊和碧鸡坊简介碑,对二坊的源流以及所形成的传奇景观有简要的记述:

金马坊、碧鸡坊始建于明朝宣德年间,位于当时昆明城南通往京城的大道上。二坊东西相对,东称金马坊、西称碧鸡坊,相隔数十米。其名称、方位对应着昆明两座重要的名山:金马山和碧鸡山。金碧路便是得名于此。

昆明金马碧鸡的传说源远流长。《汉书·郊祀志下》记载:“或言益州有金马碧鸡之神,可醮祭而致。”汉宣帝听说后,派大臣王褒前来祭祀。王褒因病未能抵达云南,留下了《移金马碧鸡颂》以祭之。明初,昆明筑砖城,修造二坊,形象地表达了人们对“金马呈祥,碧鸡献瑞”的期盼。

传说,此二坊建立后,每逢丁酉年中秋这一天的酉时,两坊的倒影就会相交。届时,太阳西落而月亮东升,太阳照着碧鸡坊的倒影在地面上向东慢慢移动,月亮照着金马坊的倒影在地面上向西慢慢移动,最后,两座牌坊的倒影相接,形成“金碧交辉”的奇景,成为“昆明八景”之一载入史册。

金马碧鸡坊在历史上曾多次被毁,又几经修葺,始终是昆明城市的重要标志。1657年,“大西”政权孙可望部进攻昆明城,二坊毁于战火。清康熙年间对二坊按照原样进行了重建。清咸丰七年(1857年),金马、碧鸡二坊再次被毁。清光绪十年(1884年),云贵总督岑毓英发动昆明各界捐款,再次重建金马碧鸡二坊。20世纪70年代,昆明城市扩张,二坊被拆除。

金碧交辉,只是昆明传说景观吗?——两位文史专家的解说与见证

清末重建、1966年9月拆除的金马坊碧鸡坊

金马与碧鸡的传说,一直在昆明人心中流传,早已成为昆明的象征。1998年,昆明市人民政府为彰显昆明历史文化,应广大市民的要求,在原址恢复重建了金马碧鸡二坊。

这块横卧的碑,点明了金马碧鸡二坊因传说而生,又因传说中的“金碧交辉”奇观跻身“昆明八景”之列,为古今共赏。包括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在内,名目繁多的“昆明八景”,一般都是可游、可观、可赏的实景。“金碧交辉”如果只是传说,会成为一景吗?

分割线

昆明地方掌故专家罗养儒的解释

云南文史研究馆馆员罗养儒花十年精力,于1959年春,在81岁高龄之际,写成长达20卷,列目486篇,共50余万字的云南地方史料掌故著作《纪我所知集》。该书多处说到金马坊、碧鸡坊,极称“建筑此二坊之大匠,真是能手,其考求日月躔度之精微,实为后世星术家所不能及”。罗养儒还以《昆华八景中之金碧交辉》专章记述、解释“最难得见”的“金碧交辉”景观:

金碧交辉,只是昆明传说景观吗?——两位文史专家的解说与见证

云南人民出版社2015年出版的罗养儒著作

昆华八景为:五华莺绕、螺峰叠翠、金碧交辉、翠湖春晓、虹山倒影、云津夜市、坝桥烟柳、官渡渔灯。按此八景,在今日多名存而实去……八景中又以金碧交辉一景为最难得见。现出此景,须秋分节在酉年之中秋日,届临酉时,日西落而月东升,日月对正而两光相射,日射碧鸡之坊影到地,向东而进,月射金马之坊影到地,向西而进,渐凑渐近,两影相接,故曰金碧交辉。但日月躔度,须经六十年而始有此一日。

金碧交辉,只是昆明传说景观吗?——两位文史专家的解说与见证

朱偰拍摄的昆明翠湖一景

随后,罗养儒讲述了近200年间,昆明人两度于丁酉年中秋,围观“金碧交辉”奇景的情况。

一是听前辈说起,清道光十七年(丁酉年)中秋节,昆明城不少人来到金马坊、碧鸡坊所在的三市街口,驻足观看传说中的“金碧交辉”景观:“到酉正初刻二分,果见两个坊影现于地面。金马坊影则较碧鸡坊影为淡,然不模糊,初则相距在二丈有余,然不及二分钟之久,两影即各向前进而接合,但一经接合,两影便渐次消灭。”

这就是说,1837年9月14日(丁酉年八月十五,此日非罗养儒所记述的秋分,当年秋分是在八月二十四)18时30分,日月映照碧鸡坊、金马坊,产生浓淡不一的影子,从相距两丈多的地方,在不到两分钟的时间内,相互移近,相交数秒,两影即淡化消失。

二是罗养儒19岁之际的1897年9月11日。这天又值丁酉年(清光绪二十三年)中秋。这天,昆明城中人士,“多往是处伫观奇景,讵意两坊影在地面相趋,趋近至约距尺许处,便光消影灭”。等待了60年的“金碧交辉”景观,并未如期出现。罗养儒对此作了解释:“穷究其理者,决云岑之修此两坊,或高度未符原式也,其说近是。”这是说,1897年这个丁酉年中秋(当天也非罗养儒所记的秋分。当年秋分在八月二十七),金马坊、碧鸡坊倒影未能交辉,很有可能是因为清咸丰七年(1857年),金马、碧鸡二坊被毁后,云贵总督岑毓英于清光绪十年(1884年)主持重修时,改变了两坊的高度所致。但抗战时期的一则记录,否定了罗养儒的这一猜测。

分割线

文史学家朱偰对金碧交辉景观的见证

历史学家朱希祖的长子朱偰(1907—1968年),是一位经济学家、文史学家。朱偰秉承家学,精研文史,在德国柏林大学获得经济学哲学博士学位,归国后出任中央大学经济系教授、系主任。朱偰在财政、金融、文学、史学、考古等诸多领域,成就斐然,著述丰赡。著名的《金陵古迹图考》就由他撰写。朱偰还爱好旅游,写有大量游记。1946年9月,朱偰出版了自己的第四部游记著作《漂泊西南天地间》。这部游记选录了全面抗战爆发后,朱偰“播迁入蜀,戎马关山,历程万里,行踪所及,遍西南各省”后写下的26篇游记。其中记载了他于1945年、1946年之间,“六过昆明,登龙门,临滇池,陟雪山,越云岭”,有感于“金马碧鸡,争高竞胜,滇池洱海,钟灵毓秀”,写下的《越行散记》《重游滇越》。其中就记录了在昆明看到的“金碧交辉”景象。

金碧交辉,只是昆明传说景观吗?——两位文史专家的解说与见证

1936年的朱偰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

朱偰于1945年9月19日清晨8时,从重庆乘坐飞机,上午10时30分抵达昆明机场。朱偰在游记中写道:“抗战以来,余遍游川、康、黔、桂、湘各省,独未至滇。今游昆明,得偿所愿。”朱偰对昆明向往已久,到达昆明后,下榻东寺街底柳坝桥一号,傍晚就抽空出门参观游览。朱偰到昆明的第二天,正是乙酉年中秋佳节,天高气爽,秋色极佳。下午,朱偰“乘吉普车由环城公路经西站,向西山行”,“作西山及龙门之游”。

此次中秋之游,朱偰的一大心愿是登龙门,俯瞰五百里滇池。因而到了华亭山,参观云栖寺后,就径驶龙门。在达天阁,走上半圆形的石台,欣赏“左峙碧峣,右连海口,下临滇池,茫茫五百里,尽在目中。其下即千丈岩,绝壁悬空,下临无地,飞鸟翱翔,尽出其下,俯仰之间,迥出风尘之外;而仰观太极峰,则犹高高无极”之胜景。朱偰“披襟当风,心旷神怡”,写下了七律一首:

海天一色远山平,千顷波光照眼明。

日月回环通帝座,星辰倒影入蓬瀛。

鸟从云母屏中过,人向琉璃镜中行。

极目滇池看不尽,孤舟今夜月华清。

随后,赶回昆明城的朱偰,记录了目睹的一处传奇景观:

向晚归抵昆明金马碧鸡坊,观“金碧交辉”之景。二坊东西相对,时皓月初生,日落未尽,日月光华,互相辉映,金马碧鸡之影,遂相交错,故有此景。余向闻人言,未之深信,今日目睹,始觉其真。此亦昆明一景也。

朱偰在1945年9月20日(乙酉年八月十五,中秋节)的傍晚,目睹了传扬数百年的昆明人文景观重现后,写下这段文字,或许只算孤证,但应该可以说明:昆明金马坊、碧鸡坊的“金碧交辉”景观,并非只是传说,也不是只有60年一遇的丁酉年中秋傍晚,才能呈现于金马坊、碧鸡坊之间的平地上。当今重建后的金马坊、碧鸡坊,能否重现这一景观,或可拭目以待。


来源 云南日报(耿嘉)

责任编辑 袁熙

责任校对 郭毅

主编 严云

终审 陈洁

专题更多>
党纪学习教育美好生活在云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屏学习共建书香社会,共享现代文明——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
电子报更多>
img
热门新闻更多>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1.B2-20200070号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