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非遗邂逅云南】建水紫陶烧制技艺——土与火交融的秘密
开屏新闻2022-12-20 07:09

当非遗邂逅云南(栏题)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在彩云之南,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云岭儿女智慧的结晶,是融入血脉的文化印记,更是中华文化的灿烂瑰宝。

即日起,春城晚报—开屏新闻特别推出“当非遗邂逅云南”系列报道,和大家一起聊聊云南与非遗的故事,向世界展示云南精彩。

建水紫陶烧制技艺

【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质如铁、亮如镜

润如玉、声如磐

一件完美的建水紫陶

集书法、绘画、雕刻、镶嵌、烧制、磨光

于一身

图片

(图据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建水紫陶始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1年),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素有“滇南琼玉”之称。

建水紫陶因艺而珍,具有良好的透气性,无铅、无毒、对人体无有害物质。同时,其因文而雅,更侧重于文化的张扬,以传统中国书法绘画为主要内容的装饰,使建水紫陶古貌淋漓,风格古朴高雅,文气盎然。

2008年2月,建水紫陶烧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同年5月,建水紫陶烧制技艺列入中国传统工艺振兴产业计划目录。

视频▲(来源:云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早在3500多年前,建水就有了原始的制陶工艺。而建水紫陶的传统工艺,是在宋、元、明陶瓷生产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是千余年陶瓷文化历史传承发展的结果。1980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与建水工艺美术陶厂联合对城北二公里处的碗窑村古窑址进行考查,对古陶器残片进行研究,认为建水县“宋有青瓷、元有青花、明有粗釉、清有紫陶” 。

如今,坐落在泸江支流绣球河边的碗窑村,仍以烧制陶瓷闻名全国。土生土长的碗窑人,他们的陶艺传承数代。一户户紫陶作坊敞开着大门,走到门口往里一瞥,一眼就可以望到屋子里条案上,地面上摆上了一位位紫陶人精心制作的陶艺作品。

图片

(图据红河文旅)

一件件精美的建水紫陶形式不一、各具特色、美不胜收,“阴刻阳填,断简残贴,无釉磨光”等工艺发挥到极致。看一眼,就令人爱不释手。

独居魅力的建水紫陶成品,其背后的制作工艺藏着什么秘密呢?

建水紫陶的烧制技艺离不开镇浆制泥、手工拉坯、湿坯装饰、雕刻填泥、高温烧制、无釉磨光等工艺组成。

镇浆制泥

建水紫陶的原料取自建水境内。传统的制泥方法是将粘土原料分别捣成粉粒状,按制陶要求把不同成分含量的粉粒状原料进行配比,放入池内加水制成浆状搅拌淘洗,待含砂浆泥沉落池底,便只勺取上面的浆泥倒入另外的池内作再次淘洗。如此反复五、六次,这样制成的泥料无丝毫砂粒半点暴性,细腻犹如膏脂。

图片

(图据红河文旅)

手工拉坯

由于泥料细腻,在湿润状态下的可塑性相对较弱,因此,建水紫陶不适宜用灌浆或注模的方式制成器型,而沿用数千年以前古人发明的轮制成型手工拉坯的方式拉制器型。由于拉坯艺人存在水平技能、艺术风格、文化构成等方面的个性,同样的器型在不同艺人的手中,会呈现不同的风格流派,形成建水紫陶作品典型的个性化特征。

图片

(图据红河文旅)

湿坯装饰

建水紫陶的刻填工艺要求在陶坯湿润状态下完成,才能保证填泥与坯体充分吻合,因此,陶坯器表的墨稿装饰亦必须在湿润状下用手绘完成。到目前为止,对建水紫陶的装饰尚无一种可以替代手绘装饰的办法,也因此成就了建水紫陶独特的人文语式,以陶为纸,刻绘万象。

建水紫陶

新华社记者 陈欣波 摄

雕刻填泥

对陶坯落墨后,刻工艺人将湿坯上的墨迹雕刻成模,形赋色,填敷各种色泥。由于填泥的湿度与坯体湿度不同,干燥过程中填泥与坯体的收缩不一致,因此,填泥要经过二至三次填压,使填泥与刻模充分粘合,填泥与器表成为同一块面。打磨过程中无意识的对线条边沿的磕碰,线条会呈现好似千年锈蚀风化而斑剥泐漫的肌理变化,使条线变得高古而苍茫,显露出一种金石之气的自然古拙。

图片

(图据红河发布)

高温烧制

雕刻填泥完成后,即可进炉烧制。建水紫陶的烧成温度要求在1150℃—1200℃之间,传统烧制建水紫陶的炉窑称为“龙窑”。窑内点火燃烧后,窑膛内形成了一个与外界截然不同的烧成气氛,陶坯内所含的各种成份在不同的火温和窑气下会呈现不同的还原结构和还原色彩,当窑内达到相应的高温时,紫陶在不同的窑气内会呈现或红或紫或黑的的奇异变化,形成建水紫陶有别于其他陶瓷的窑变特色。

图片

(图据红河文旅)

无釉磨光

建水紫陶最后一道工艺是人工打磨抛光。建水紫陶因为泥料腻若膏状,经人工由土还原为陶后,可将其打磨成明镜般光洁。一件上好的紫陶,要经过七八道打磨工序,用磨杵的功夫和耐性才能让陶面明如镜、洁如玉,完成建水紫陶最后一道工序。

微信截图_20221216213710.png

(图据古城建水)

经过六道传统制作工序后,一件完美的紫陶作品就诞生了。建水紫陶的独特魅力就在于,它凝结了不同工序里工匠精湛的手艺。

为促进建水紫陶烧制技艺的传承与发展,红河州建水县每年组织传承人及传承人群参加各类培训学习,提升其知识素养,更新观念,拓宽思维,也为建水紫陶产业化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同时,举办“建水县紫陶烧制技艺综合技能大赛”,促进紫陶传承人群意识到掌握紫陶全套工艺流程的重要性。

目前,建水紫陶3万多从业人员已有一半以上人群在学习和掌握紫陶制作工艺中的两项以上技艺,红河州民族师范学校、红河州特殊教育学校开办的陶瓷教育也全面铺开建水紫陶烧制技艺全套工艺流程的教学。

省博的博物馆日展现中华文明进程缩影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

紫陶工艺

在一代代手艺人的匠心传承下

保留了历史的厚重

焕发出新时代的光彩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整理云南发布、红河发布、红河文旅、古城建水、新华社等

责任编辑 袁熙

责任校对 罗秋旭

主编 何晓宇

终审 陈洁

专题更多>
美好生活在云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建书香社会,共享现代文明——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屏学习第九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电子报更多>
img
热门新闻更多>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1.B2-20200070号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