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曲靖行”系列活动丨“农民院士”朱有勇:讲述扎根泥土、把论文写在田间地头的实践故事
开屏新闻2022-11-15 19:41

我在云南的N个理由(横)11月14日,第六届云南国际人才交流会·曲靖“智汇珠源”招才引智活动正式启动。作为此次系列活动重要内容,“院士曲靖行活动举行当天上午,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走进曲靖农业学校,开展“作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专题报告会,与学校师生们分享扎根泥土,把论文写在田间地头,积极探索科研攻关的实践故事,向青年传递奋斗力量。

微信图片_20221114211551.jpg

一大早,曲靖农业学校报告厅座无虚席,学校师生们激动万分。朱有勇院士的到来,现场掌声雷动。朱有勇院士以《一个“农民院士”的科研简历》为题,从“启蒙:一道不会回答的考题”“求索:一条艰辛探索的道路”“回归:一篇写在大地上的论文”三个篇章,用幽默朴实的语言,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全面回顾了自己的求学、科研之路,讲述了自己和科研团队成功将“冬季马铃薯”“林下三七”等现代科技转化为强大农业生产力,同当地群众一起奋斗,在祖国大地书写“科技扶贫论文”的故事。

微信图片_20221114211555.jpg

“我们科学家们一定要打破常规,我们经常跟大家讲的,季令非常重要,一定要让你的季令对了,但是我们还要创新,把整个季令反过来用,把热区的冬天当成我们昭通、曲靖的夏天,把它的春天当成秋天,一种就种成功了!”朱有勇院士分享了他探索冬季马铃薯优质高产技术的心路历程,他把创新精神融入实践,将冬天旱季生境(物种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与马铃薯生物学特点相耦合,创建具有完整知识产权的冬季马铃薯优质高产技术,朱院士也因此有了一个新称号——“土豆院士”。

从“冬季马铃薯”到“林下有机三七”,朱有勇院士说得最多的就是创新,他也用自己的生动实践展现了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和质朴真挚的“为民情怀”。

将知识融入自身奋斗故事,朱有勇院士的报告生动精彩,让现场师生身心倍受洗礼,催人奋进。聆听完报告后,农校师生表示,要继承和弘扬科技战线的优良传统,争做党的“三农”政策的宣传员、农业科技的传播者、科技创新创业的“领头羊”、乡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以科学技术助力脱贫攻坚、促进乡村振兴发展。

微信图片_20221114211545.jpg

院士档案——

朱有勇是我国著名的植物病理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先后荣获“时代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模范教师等称号。朱有勇院士致力于农业科学研究,多年来,他奋斗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与少数民族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用自己的科研成果帮助群众脱贫致富,把论文写在田间地头,走出了一条精准有效的科技扶贫之路,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农民院士”。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 蒋琼波 摄影报道

一审 杨茜

责任编辑 袁熙

责任校对 易科彦

主编 何晓宇

终审 曹婕

专题更多>
美好生活在云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建书香社会,共享现代文明——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屏学习第九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电子报更多>
img
热门新闻更多>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1.B2-20200070号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