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云南将打造6至8条特色生物多样性体验线路
2024-05-21 15:12开屏·推荐阅读量

P1094296.JPG

《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4-203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新闻发布会5月21日在云南海埂会堂举行。在回答记者有关“云南建设生物多样性体验地的意义,以及具体如何来做”的提问时,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赵子杰表示,云南省是天然的生物多样性博物馆,具有建设世界级生物多样性体验地的先天禀赋。建设好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对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七彩云南具有重要的意义。

分割线

为“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增彩

赵子杰表示,生物多样性体验地是一个新概念,是新提出的一种生物多样性保护举措。具体来说,生物多样性体验地是指利用生物多样性资源,配备必要的设施、解说系统和专业人员,能提供多种形式的感受、认知生物多样性的特定场所。云南省是天然的生物多样性博物馆,具有建设世界级生物多样性体验地的先天禀赋。建设好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对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七彩云南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体验地建设,深入挖掘生物多样性前世今生以及与人类生存发展、生产生活的关系,讲好生物多样性相关知识和故事,让人们深刻认识到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生存、发展、生产、生活的不可或缺的作用,进而激发人们热爱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地质地貌的多样性、气候的多样性、自然景观的多样性、饮食文化的多样性、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历史文化的多样性,是打造“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的核心资源,也是吸引超过10亿人次到云南旅游的魅力所在。而这些多样性,都包括在生物多样性这个概念之中。通过生物多样性体验地这个平台,可以让公众比较集中地领略云南生物多样性之独特、之美丽、之魅力,提升“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的吸引力。

生物多样性是云南在世界上最靓丽、最具辨识度的名片。云茶、云花、云药、云果、云咖、云菌等产业,无一不是可持续利用云南丰富生物多样性资源的成果。生物多样性资源,是可以永续利用的资源,利用生物多样性资源培育的产业,是人类始终需要的朝阳产业。通过生物多样性体验地这个窗口,可以让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以及社会公众,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云南生物多样性资源的优势,在可持续利用方面的成效、不足和潜力,进而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加以开发利用。

《行动计划》提出,凝聚各方力量,在条件较成熟、意愿较强的地区,依托现有资源提升完善,率先试点建设一批生物多样性体验地,然后由点到线,打造6至8条特色生物多样性体验线路,将云南建设成世界级的生物多样性体验地。

分割线

推动相关政策、法规体系全面建立  

据介绍,《行动计划》提出了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三大战略定位: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际典范,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作出云南贡献;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的排头兵,打造全国生物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云南样板;生物多样性治理体系建设的先行区,为全国生物多样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云南经验。

《行动计划》提出,到2030年,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政策、法规、制度、标准和监测体系全面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4.5%以上,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国土面积的30%,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种数保护率达到90%以上,生物遗传资源收集保藏量保持世界前列。超过30%的退化生态系统得到恢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明显增强。生物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显著提高,利用遗传资源与相关传统知识产生的惠益得到公正和公平分享。生产生活方式生物多样性友好转型成效突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基本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行动计划》部署了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网络、构建生物多样性现代化治理体系、推进生物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绿色发展、强化生物安全管理与风险防控、增强生物多样性治理能力保障等5大战略任务。从优先领域、优先行动和优先项目三个层次梳理明确“5+30+n”具体任务,提出了推进生物多样性主流化、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应对生物多样性丧失威胁、加大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和惠益分享,以及提高生物多样性治理能力5个优先领域的30项优先行动、84个优先项目。

分割线

2050年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际典范

赵子杰表示, 云南省生物生态资源优势明显,已培育了高原特色农业、绿色能源、绿色食品、生物医药、生态旅游等涵盖第一、二、三产的产业门类,具有高度的云南辨识度。围绕“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的排头兵”战略定位,在生物多样性可承载限度内,进一步挖掘和发挥云南省生物生态资源优势,助力云南省生态绿色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提出可持续利用种质资源、壮大绿色高原特色农业、加强生态旅游和森林康养、可持续转化生态产品价值、分享遗传资源和自然生态资源惠益、加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优先行动及优先项目。

《行动计划》提出健全生物多样性政策法规体系、完善生物多样性治理体系机制、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全民参与、推进基础调查编目、推动智慧化治理、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等优先行动及优先项目。提出加强生态空间管控、修复重要生态系统、优化就地保护体系、完善迁地保护体系、保育恢复重要物种、深化国际交流合作等优先行动及优先项目。到2035年,生物多样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基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到2050年,全面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七彩云南,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际典范。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钱坤、云南省农业农村厅总农艺师可斌、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田建宏分别就各自领域在云南生物多样性方面所开展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进行介绍。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 张勇 摄影报道

一审 熊波

责任编辑 罗秋旭

责任校对 易科彦

主编 严云

终审 编委 陈洁

点赞
点赞
只能在客服端上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