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市民因食用土三七中毒而被送至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ICU救治。有患者表示,他们都误以为土三七和三七一样,自行采食并且长期服用。
一字之差,土三七和三七到底有什么不同呢?11月15日,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采访云南中医药大学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邱斌,他表示:“土三七和三七,属于同名异物,这是导致群众误食的重要原因,大家要仔细甄别。”
据《本草纲目》记载,土三七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西藏常用中草药》认为土三七能活血,消肿,治跌打损伤,淤积肿痛,痈疮肿疡,乳痈。但土三七并不是三七,二者虽然在功效上有相似之处,但来源不同,更重要的是毒性不同。
土三七为菊科植物菊叶三七的根,有毒。研究发现,土三七的毒性来源于其所含的吡咯双烷类生物碱,这类成分被人体吸收后,会造成肝内小静脉内皮损伤,继而出现小静脉闭塞。患者主要表现为疼痛性的肝脏肿大、腹水及黄疸等。用土三七泡酒,毒性比水煮高出多倍,饮后更易中毒。
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根,是云南著名的道地药材,无毒。有活血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的功效。
土三七和三七两者性味均为甘、苦,温;均具有散瘀止血的功效,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
辨别土三七和三七药材的原植物可以从叶来看。五加科三七的叶为掌状复叶,形如张开的手掌;而土三七的叶是沿着茎对称着长,叶边缘有锯齿或羽状分裂。
邱斌说:“其实真正跟三七药材在外形上相似的是藤三七的珠芽,土三七和三七外形上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个大众是能够完全辨别开的。反而是藤三七的珠芽与三七更容易混淆。”藤三七是一种外来的归化植物,其块根及珠芽可入药,具滋补、壮腰肾、消肿散瘀的功效,用于病后体弱、头昏、腰膝痹痛、跌打损伤、骨折、疖肿。
他提醒说,土三七在云南分布普遍,昆明周边的梁王山、团结乡以及去阿子营的路上都有分布,要注意辨别,不可与三七相混,自采服食。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 杨质高 实习生 潘连爽 摄影报道
一审 杨茜
责任编辑 猫恩泊
责任校对 袁熙
主编 严云
终审 编委 李荣